最美四月天,我们“云上”有约!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鉴于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本届宣传活动的“主阵地”转移到了线上,在赫捷院士带领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院两区“南北呼应”,为全国患者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云上”抗癌共同行动:北京院区举行百名专家在线义诊等活动;4月15日起,深圳院区在王绿化院长带领下,汇聚16个临床科室24位专家连续7天癌症防治知识科普,囊括了大部分多发癌症的预防治疗。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赫捷院士领衔“一院两区”共同抗癌行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4月15日上线与大家“云”会面
三位全国学术“主委”+一位百千万人才
四位“国家队”大咖领衔“云科普”
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9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癌症已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它的防治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0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大招”,以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为首,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盛修贵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莉教授、国家 “百千万工程”人才王东文教授等三位副院长“打头阵“, 在线上面向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的患者和家属,带来国内外最权威、最前沿的肿瘤防治资讯。
“什么是放射治疗?”“哪些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怎么看待放射治疗的一些不良反应?”中国放疗学界大咖王绿化院长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向市民科普作为现代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被誉为“隐形手术刀”,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如脑胶质瘤、鼻咽癌及其它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等视病情均有可能有放疗指征。此外,他还带来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放射治疗医用射线”的质子治疗前沿信息,并告诉大家不久的将来,深圳患者就可以用上这种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放疗手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科普主题:什么是放疗?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放疗?
“得了宫颈癌,子宫可以被保留下来吗?还能生育吗?”妇科专家盛修贵副院长开门见山,直接抛出了宫颈癌患者心中最关注的两大问题,用两个年轻女病友的故事对女性宫颈癌防治做了详细论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盛修贵教授科普主题:得了宫颈癌,还能生育吗?
“八成晚期癌症病人会伴随疼痛”、“肿瘤病人疼是正常的,能忍就忍吧!”、“口服镇痛类药物会导致药物成瘾吗?”麻醉专家孙莉副院长用患者和家属常见的思想误区引出自己的演讲主题——癌痛是需要积极治疗的疾病,为大家科普癌痛的原因及各种治疗手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孙莉教授科普主题:癌痛就是病!痛就大声说出来!
世界微创外科领域被誉为“革命性”变化的机器人手术,是泌尿外科专家王东文副院长的长项,他讲述了这种“最小的损伤,最好的疗效”现代手术方式相较传统手术的优势,带来了这项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科普最新知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王东文教授科普主题:手术机器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6个临床科室24位临床肿瘤专家
“有防有治”的深度抗癌科普
据了解,此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度抗癌科普行动将持续7天,集齐包括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妇科、泌尿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综合科、血液肿瘤科、中医科、介入科、骨与软组织科等16个临床科室,由高纪东、车旭、田军、孙力、阚志生、魏明辉、王天宝、陈瑛罡、杨渤彦、刘强、吴式绣、杜春霞、郭智、宋鹏等科室负责人领衔,24位临床肿瘤专家教授围绕各种常见癌种,就“肺癌早诊早治”、“怎么远离肝癌”、“食管癌喜欢缠上哪些人”、“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 等相关问题分别发表权威观点,深入浅出的分享了肿瘤相关知识。
王绿化院长表示,世卫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肿瘤防治宣传周行动,让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也告诉大家肿瘤防治”国家队“已经扎根深圳。
随着医院一期改扩建工程、二期建设启动,以及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的开工建设,未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将成为拥有超过2300多张床位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彻底解决深圳及周边地区居民家门口”看大病难“的民生难题,快速缩小与京沪穗等全国医疗中心城市的差距,助力深圳跻身国内外医疗先进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