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的大厅内,7名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肿瘤专家现场义诊,当地群众早早地排起了长龙,手里还拿着一叠以往的检验报告。对于不少基层癌症患者而言,得到好的治疗是奢望,这种送到家门口的支援与帮助,让他们倍感温暖。
得益于肿瘤诊治“国家队”下基层活动,这份温暖乘着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于6月17日由深圳带到了河源。紫金是此次活动的首站。
据悉,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开启的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下基层系列活动,计划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有序开展肿瘤诊治指南系列巡讲和义诊,将科学规范的肿瘤防治理念和诊治服务送到基层百姓身边的同时,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成基层百姓办实事好事的具体行动。
“国家队”来了??
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群众“家门口”
从深圳龙岗区出发,向东北行进约170公里,便到达河源紫金。在这里,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4%,群众从村里来到县城看病,总是要经过弯弯绕绕的山路,更不用说到外市、外省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而恶性肿瘤也已经成为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紫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黎文明告诉笔者,由于医院暂时还没有设置肿瘤专科,许多患者只能往外求医。在紫金县外出求医的群体中,肿瘤患者占比超过了60%。
因为就医难,不少群众形成了“大病不去看,小病拖着看”的习惯。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发的恶性肿瘤,40%在农村。这意味着,基层肿瘤防治的需求巨大。
为啃下县域肿瘤防治“硬骨头”,肿瘤诊治“国家队”瞄准肿瘤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路径,构建肿瘤防治区域联盟。
当天的紫金义诊现场,一个坐诊台由两名医护人员“混搭”:一名“国家队”医生坐镇问诊,一名当地医务人员协助和观摩学习。
张灿(化名)的母亲是直肠癌晚期患者。当天因为身体不便且家住得比较偏远,没有来到义诊现场。张灿与父亲带着一叠关于母亲的诊断报告和化验单,交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常建华查看与诊断。常建华看了病历后,又仔细询问了他母亲的情况,“这是我们医院的地址,建议你带着母亲过来做放疗。”
“会不会挂不到号?”张灿担心地问道。之前他曾带着母亲到广州看病,因为没挂到专家号,只能失望而归。
“这是我的电话,如果挂不上号可以找我帮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在一旁详细给张灿讲解了挂号的步骤,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在当地医院肿瘤专科建设空白的情况下,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燃眉之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表示,希望能与河源市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医疗机构一起,建立并强化在肿瘤防控领域的合作机制,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群众“家门口”。
“输血+造血”??
推动实现群众“大病不出县”愿景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活动的第二个重头戏,是学术活动。当天,王绿化教授带来了《深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讲课;大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于振涛教授讲述了食管外科的发展;乳腺外科主任的演讲主题是《自体乳房重建与肿瘤整形保乳》……
“输血+造血”才能更“活血”。除了在医疗诊治上为基层探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还计划与当地共建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当地医务人员到大医院培训。
不可否认,当地的肿瘤治疗理念、技术确实与顶级医疗团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仅许多的诊断治疗项目无法开展,而且优秀的医生留不住,病人难得到好的治疗。
“我们也希望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合作,加快培养肿瘤专科人才。以前,我们的诊疗思路比较局限。这次通过肿瘤专家的讲课,也给我们打开了思路。”黎文明提到,这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也将推动紫金县人民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党委副书记盛修贵也在接受采访时说,医学的进步已经可以让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转归为慢性病来管理,慢病化管理的更多环节应该在基层医院实现。
“我把化疗的流程和所需要的药物都给你写清楚,能在当地医院完成的治疗,就在当地进行。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要跑去很远的地方看病治疗了。我再把我的电话留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你的就诊医生联系我。”义诊现场,盛修贵接诊了一名卵巢癌晚期的患者。为了方便患者就医,他把治疗方法留下,请当地的医生协助治疗。
“如果后期治疗得当,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提高到50%以上。如果按照我们的方法在当地进行化疗,这对她和家人来说,比起不断外出奔波求医要方便许多。”盛修贵说。
上下联动??
实现肿瘤诊疗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
“HPV感染是子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每年做次宫颈涂片(TCT)检查,就可做到早期预防……”类似这样的提醒与宣教,在大医院中多有涉及,但在基层却少之又少,基层百姓的健康素养普遍不高。
紫金县卫健局局长钟作新指出,县域癌症防治的一大痛点,就是老百姓依然“谈癌色变”,就诊检查主动性有待提高。目前,农村最大的核心点在于疾病发现的时间比城市晚,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向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情况较多。
笔者在义诊现场注意到,不少前来看病的患者都属于癌症中晚期。“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是我们觉得最惋惜的地方。”王绿化提到,开展肿瘤防治科普宣传、肿瘤登记、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等工作,有利于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肿瘤防治体系,以及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实现肿瘤诊疗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并不是简单标准化复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医务部部长郭晓彤提到,接下来两家医院可以通过几个方式来进行合作,共同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一是把像肿瘤早筛之类的先进诊断技术普及到基层,做好健康普及推广;二是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持续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专家坐诊等,提升县域医疗水平;三是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诊疗水平、技术同质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可以与县级医院形成医联体模式,及时将诊断出来的肿瘤患者输送到医院,保证县级医院处理不了的患者疾病及时得到专科医院的协助解决。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开展,实现与县级医院的联动,针对诊疗模式或其他疑难痛点远程诊疗,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
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揭牌运营。肿瘤诊治“国家队”来深6年,坚持与北京总院同质化发展,不仅成功创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还获批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我们希望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更广阔的地区,服务更多的群众。”王绿化提到,将通过国家癌症中心肿瘤防治“直通车”活动,倾力帮助县级医院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培养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当地医疗人才队伍,助推当地医疗技术和临床能力“双提升”。
【撰文】黄思华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