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癌症,几乎没有人谈“癌”不改色。身体健康与否,往往决定一家人的悲欢。手术、放疗、化疗俗称肿瘤治疗“三板斧”。对于早期乳腺癌来说,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能够让医生比较容易确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对于一经诊断就是晚期乳腺癌的患者来说,治疗方案的确定往往就没那么容易。
根据《中华肿瘤杂志》刊发的“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2版)”,2020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死亡病例约11.7万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能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2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3年。晚期乳腺癌虽然难以治愈,但通过应用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可以让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学术会议现场7月29日上午,我国著名的乳腺癌诊治专家徐兵河院士领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乳腺恶性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中心会议及大型义诊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王东文教授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高纪东教授主持乳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让患者获益
活动当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高纪东、肿瘤内科病区主任杜彩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放疗科主任刘雅洁主持学术会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孔祥溢博士以“利用纳米高新科技助力乳腺外科诊疗临床实践初探”为题,阐述了纳米材料在肿癌诊疗领域的一系列优势,并介绍当前纳米药物研发项目的工作、项目意义及后续研究目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樊英教授围绕“乳腺癌ADC类药物”讲解了最新治疗进展,提到ADC级药物影响未来治疗格局三个方向:更多获益人群、更早治疗布局、更广探索领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房辉教授从全乳大分割、根治术后淋巴引流区大分割、假体大分割、大分割放疗计划设计正常器官限量四个方面介绍“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相关内容。三位专家的分享精彩纷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反响热烈,踊跃交流与讨论。
随着多学科诊疗理念的推广,肿瘤的治疗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治疗。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可以通过乳腺外科、乳腺内科、放射治疗科、超声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等科室合作,对患者进行多学科结合的精准诊断,从而给到对患者来说最优的治疗方案,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获益。
院士领衔乳腺癌多学科义诊 惠民暖人心
为了更全面地回答市民在乳腺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问题,也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合理、规范地诊断和治疗,乳腺外科联合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及超声科等领域专家共同参与此次义诊活动。
参加此次义诊的专家囊括北京总院的徐兵河院士、内科樊英教授、放疗科房辉教授、深圳医院乳腺外科高纪东教授、肿瘤内科杜彩文教授、影像诊断科罗德红教授、超声科朱利教授、放疗科张文珏医生。义诊现场,专家们细致问诊,仔细阅读患者病例与检查检验报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诊疗建议。
徐兵河院士为患者义诊记者了解到,许多市民在听到义诊的消息时就早早定上闹钟,拿起手机预约抢号。一位徐兵河院士接诊过的患者说:“我们很早就听说了徐院士要来深圳的消息,每天都会去关注医院官方发布的消息,放号消息一出,家里十几个人出动,终于抢到了徐院士的号!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义诊现场徐兵河院士介绍,他在2017年7月,深圳医院刚开业不久就来带领肿瘤内科的初创团队开始了学科建设工作。经过6年的发展,深圳医院扎扎实实将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带到了深圳,让深圳人在“家门口”看上了大病。现在再来深圳,不仅是让市民能够看上大病,还要将“乳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的理念带到深圳,打造“乳腺恶性肿瘤多学科精准诊疗中心”,结合多学科团队,采用多学科精准治疗模式,改善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疗体验与治疗效果,让“看得上病”成为“看得好病”。未来,希望深圳医院乳腺癌治疗方面无论是临床治疗还是临床研究,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范劭华
通讯员:钟慧红
编辑:江丁
文章来源:晶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