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的某天,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杭俊杰的诊室里来了位“小黄人”——
其实,那是51岁的患者老木(化名)。在见到杭俊杰医生前,就在外院被诊断为晚期胰腺癌。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一旦确诊基本就是晚期。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父亲患胰腺癌的经历,从确诊到死亡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
图源:人民日报
杭俊杰医生回忆,老木刚入院那会儿病情挺严重的,成年人的总胆红素正常范围在3.4~17.1μmol/L,而老木的检查报告却显示170μmol/L,高出正常值将近10倍,也就是老木变身“小黄人”的原因。
除了黄疸的问题,老木的检查结果还显示——他有肝内外胆管扩张积液,肝内多发转移瘤,腹腔内及腹膜后多个淋巴结,可以说,病情发展很不乐观……
“怎么治?还有没有希望?”
杭医生在心里反复琢磨后,决定提请介入治疗科专家会诊,共同讨论后决定得先帮助患者解决黄疸的问题,再治疗肿瘤。
回顾老木的“祛黄治瘤大作战”,整个作战流程大概是这样——
第一步:给老木祛祛黄
介入治疗科先行“接棒”,为老木进行了PTCD置管引流减黄,介入治疗科专家通过影像设备引导,利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很快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显改善老木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步:逮住“幕后真凶”
医疗团队对老木进行了超声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腺癌细胞。因穿刺标本量不足,无法进一步完善免疫组化,但结合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考虑患者为胰腺导管腺癌伴肝转移。
第三步:上化疗“缩瘤”
杭医生结合上述检查,以及老木本人的身体状况,上了第一阶段的化疗,由于老木肝内转移灶负荷量较大且肝功能异常,考虑化疗药物可能进一步加重肝损,杭医生将化疗药物做了减量处理。
3个周期治疗之后,老木的肿瘤得到部分缓解,较之前有了明显缩小的迹象。
第四步:联合靶向,精准打击
老木的梗阻性黄疸较之前明显好转,这次治疗恢复了标准剂量。根据老木的基因检测结果,从精准诊治的角度,杭医生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式,老木的肿瘤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肝内多发转移灶基本缩小到了0.5cm以下!
“作战”如此成功,治疗效果显著,也离不开老木的“自律”——
老木一直谨遵医嘱,按时来医院进行治疗,积极和杭医生配合调整治疗方案。
时间终于来到了国庆前夕。2024年9月24日,老木完成了最近一次的治疗,1年多的时间,老木肝脏上的肿瘤快要达到消失不见的程度,黄疸问题也完全解决,胆汁的引流袋也早已拿掉。
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群体和城市地区普遍较高,且几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它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主要原因有三:
胰腺的位置比较隐秘,体积较小,在胃、肝脏、脾脏等器官的后面,后方是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很容易被当成是普通胃病。
在常规检查包括超声等一般影像检查中,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难以被捕捉到,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中晚期。
黄色部分为胰腺
[ 图源:创客贴 ]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病凶险,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容易扩散转移,难以控制。5年生存率小于10%,是我国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早期病例少,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一旦到了胰腺癌晚期,治疗手段相对有限,预后较差。
杭医生表示,老木的依从性特别好,心态乐观,医生给出的建议都遵照执行,这也是老木的胰腺癌治疗效果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杭医生说,一些患者在对自己病情没有完全的认知,或对医生不是那么信任的情况下,大多会前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各大医院寻求治疗方案。
在咨询过程中,有时候各个医生之间给的方案相差无几,有时候医生因为专业方向和经验的不同会给到差别较大的方案,患者往往越问越糊涂——
“往北上广转一圈,什么治疗都没做,一两个月过去了,肿瘤又进展了。”
通常患者到肿瘤科后,经过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体质状况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等,给出相应的一些方案给患者进行选择。相较而言,对医生信任度高的患者,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案也就更多,依从性更好,治疗效果往往也会更好。
“如果病人不是很信任医生,那么在治疗时,往往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杭医生认为,任何的治疗方案,都存在风险。从医生角度而言,一定会尽可能为患者制定合适精准的方案。而对患者来说,尤其是对需要到肿瘤内科治疗的,除了治疗方案,治疗的时机和依从性也相当重要。
▼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临床擅长: 擅长胰腺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以及多原发癌、原发灶不明转移性癌的综合诊治。 ? 专家简介: